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招生简章点击下载
一、学校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0余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和学科平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一个翻译硕士(MTI)学位授权点,5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二、学院简介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经历50余年的发展,学校于2000年5月设立外国语言文学系,2008年6月成立外国语学院;2011年学校学科调整之后,与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学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合并成立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13人(教授8人,副教授29人,讲师76人);实验室教师7人,行政管理人员8人。专任教师获博、硕士学位者103人,留学归国教师14人。另有外籍教师4人。开设有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自主设置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与国家治理”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承担本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之外,还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日语、俄语等公共外语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语言实验室16个,其中同声传译室1个、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1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8个、多媒体教室2个、外语电台2个、录音室2个、外语资料室1个。拥有供专业和非专业学生学习的各种听力材料近5000余盘,图书资料8000余套,英文原版期刊47种、图书45种、VCD、DVD影视资料1200余盘。
三、招生人数
2019年,我校拟招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名(具体招生计划见《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仅限英语笔译方向。
四、报考条件
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英汉双语基础、身心健康,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的人员。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政治统考,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课考试以及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与资历择优录取。
五、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政治理论为全国统考,其余三门课程按照MTI教指委考试大纲由培养单位自主命题。
初试科目:
1、翻译硕士英语(100分)
【考核内容】完形填空、改错、句子重述、文本缩写、命题作文
参考资料: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英语翻译基础(150分)
【考核内容】英汉术语互译、英汉应用文本互译
参考资料:《翻译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刘宓庆主编。
3、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考核内容】术语解释、英汉新闻编译、汉语写作
参考资料:《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刘军平主编。
笔译方向复试科目
1、专业课笔试课程:自主选择,主要考察读写译能力。
2、专业综合面试
参考资料:1、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2、《翻译学概论》,许钧、穆雷主编,译林出版社,2009
六、研究生录取
学校将根据考生初试与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心健康状况,综合考虑,择优录取。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考生在考试中有作弊、替考等违纪行为的不予录取。政治成绩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分数控制线,“硕士英语”、“翻译基础”、“百科知识与汉语写作”均须及格。复试两门课程成绩单科不及格不予录取。
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与实务训练课程。总学分为48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 ,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实务训练课6学分,毕业论文2学分。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和实践导师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术独立性和团体合作性。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各类模拟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八、学制与学费
学制3年,最多不超过五年。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学费为9000元/年。
九、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公网);http://yz.chsi.cn(教育网)。请按网站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
时间: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完成现场确认。
地点:不同身份的考生报考点不同。推荐免试生根据毕业院校按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需要携带的资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2)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3)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
4)其它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规定的相关材料。
十、咨询方式
地址: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务办公室
电话:029-83858073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1. 师新民,男,1967年3月出生,汉族,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陕西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教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翻译、英语教学、文学翻译
主讲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研究生英语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460余学时,教学效果优良;指导青年教师5名;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完成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项、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负责1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16篇(CSSCI期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出版教材5部,大学英语教辅教材10余部;主持副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4项。
3)获奖情况:
获陕西省研究生学位办公室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3项;2000年、2014年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2. 高宝萍,女,1970年出生,汉族,天津静海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地矿类科技英语翻译、文学翻译学、英语教学
主讲课程:研究生基础英语、研究生科技英语、科技英语阅读(本科生)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600;校级精品课1门。
2)科研成绩: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C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出版教材10部;翻译作品5部;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
3)获奖情况:
2014年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2015年指导研究生获得西北地区研究生演讲比赛二等奖。
3. 冯正斌,男,1978年11月出生,汉族,教授,在读博士。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文学翻译学、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主讲课程:英美文学、英语阅读、英语测试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500余学时,教学效果良好;指导青年教师2名;主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参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门;参与省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15篇(CSSCI期刊2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出版教材2部,参编大学英语教辅教材10余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地市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
3)获奖情况:
获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级教材奖2项;获2014-2015年度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指导学生获得英语竞赛全国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3项。
4. 林嘉新,男,1986年8月出生,汉族,四川内江人,中共党员,翻译学博士(后)、副教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员、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组委会成员、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省部级)、西北政法大学华兹生中国文化翻译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翻译、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中外文学关系与海外中国学
主讲课程:基础写作、翻译概论、实用翻译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350余学时,教学效果优良;参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指导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
2)科研成绩: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期刊7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特色创新项目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多项。
3)获奖情况:
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省级)、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论坛(省级)第二名、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校级)、同济大学“学术先锋”提名奖(校级)等。
5. 吴敏焕,女,1971年4月出生,汉族,陕西大荔人,副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一部主任
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主讲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西安旅游英语翻译、硕士英语综合教程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500余课时,教学效果良好;主持、参与完成校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参与1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辅助指导青年教师2名。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参编教辅教材4部;主持、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主持、参与横向科研项目4项。
3)获奖情况:
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优秀教材奖2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5项,三等奖2项。
6. 时健,男,1977年10月出生,汉族,陕西省洋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在读。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二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陕西省语言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地矿类科技英语翻译、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英汉对比翻译等
主讲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言学、综合英语、数学建模科技论文写作与翻译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520学时左右,教学效果优良;协助指导青年教师1名;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CSSCI期刊2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国外期刊4篇);参编教材和教辅教材各1部;参与翻译教材1部;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主持校级培育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项目2项、参与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各4项。
3)获奖情况:
获得西安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西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指导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一等奖2项;担任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教练,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7. 付科峰,男,1983年7月出生,汉族,陕西汉中人,中共党员,副教授,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培训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地矿类科技英语翻译、英语测试、文化翻译
主讲课程:英语阅读、英语写作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450学时,教学效果优良;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12篇(CSSCI期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外文期刊3篇);参与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3项;出版英语专著1部;参与译作4.7万字。
3)获奖情况:
获陕西省外语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2015年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获西安科技大学“教学新秀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
8. 刘媛,女,1981年10月出生,汉族,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翻译、英语教学、翻译学
主讲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基础英语等
1)教学业绩:
年均教学工作量490余学时,教学效果良好;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1项。
2)科研成绩: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CSSCI期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完成校培育基金1项;主持完成校哲学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项;主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项、校培育基金2项。
3)获奖情况:
2011-2012年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15-2016年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优秀党员;“第二十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项。
西安科技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领域概况
我校于2018年获得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目前主要涉及英汉、汉英笔译领域,学科重点培养方向包括地矿类科技英语翻译、知识产权翻译和商务英语翻译等三个领域。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8人。教师队伍含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4人。近年来,本学科结合我国能源国际化战略,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依托我校安全、地矿工程等学科优势,深入开展了地矿类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实践与研究,突出了外语学科在能源国际合作领域的研究特色。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横向项目5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50余篇;获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能源国际化发展战略,适应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陕西省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以安全、地矿工程翻译、知识产权和经济贸易翻译为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服务陕西经济发展的精神。
2.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掌握适应能源产业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所需要的较完备的知识结构。
3.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安全、地矿工程领域及经贸领域的术语和话语体系,了解能源国际贸易法律与法规,掌握主要产煤国国家概况和世界能源领域的前沿信息。
4.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能源、商务、知识产权等领域翻译问题的能力,突出翻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笔译能力为主,兼顾口译能力的培养。
5.具有熟练运用语料库和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综合能力;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设计、组织、管理和评价大中型翻译项目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向
英语笔译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写作1年半。
五、培养方式
1.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校企联合培养
我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及翻译公司等签署了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合作意向书,聘请了多位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合作企业资深专家担任研究生行业导师,并达成了校企联合培养意向。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后,将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或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不少于一年。
3.双导师制
根据导师任职资格遴选导师,成立由学校专家和企业专家联合组成的导师组,实行研究生指导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导师组将为其分别确定两位导师,一位校内专职教师,一位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深翻译专家。
4.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
课程学习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教学采用专题研讨、模拟、实训、项目翻译、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译者能力。
6.灵活的激励措施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或同等水平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者可免修2学分的选修课程;在全国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可减免40,000字的翻译实践,二等奖可减免30,000字;在省级以上(含省级)笔译竞赛中获一等奖可减免20,000字的翻译实践,二等奖可减免10,000字;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等正式刊物发表译作或参与出版译著,每发表1,000字译文可折抵5,000字的翻译实践。
六、培养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务院学位办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所颁布的《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MTI2009[10])以及大学研究生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对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作如下规定:
1.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翻译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规定总学分(含实践环节)为38学分。其中课程至少修满30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课程每18学时记1学分。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课程设置表见附件)
2.专业实践
本专业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累计完成不少于150,000字的笔译实践(以汉字计算),英汉、汉英各不少于75,000字(具体参见《翻译硕士专业实践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3.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1)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000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位论文应在体例上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能够体现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参见《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七.其它说明
1.本专业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
2.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各类课程,完成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可申请翻译硕士(MTI)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者,经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后,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性质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
|
自然辩证法 |
36 |
2 |
1 |
考试 |
公共 必修课 6学分 |
|
中外哲学经典选读 |
18 |
1 |
1 |
考试 |
|
中国语言文化 |
54 |
3 |
1 |
考试 |
|
基础笔译 |
36 |
2 |
1 |
考试 |
专业 必修课 14学分 |
|
计算机辅助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翻译概论 |
36 |
2 |
1 |
考试 |
|
术语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安全工程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地矿工程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知识产权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基础口译 |
36 |
2 |
1 |
考试 |
非学位课 |
|
第二外国语(俄语、日语)(限定选修课) |
36 |
2 |
1 |
考查 |
专业 选修课
至少选修10学分 |
|
中外翻译简史 |
36 |
2 |
1 |
考查 |
|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
36 |
2 |
1 |
考查 |
|
科技文体翻译 |
36 |
2 |
1 |
考查 |
|
技术写作与翻译 |
36 |
2 |
2 |
考试 |
|
世界主要能源国家概况 |
36 |
2 |
2 |
考查 |
|
本地化翻译 |
36 |
2 |
3 |
考查 |
|
国际经贸概论 |
36 |
2 |
3 |
考查 |
|
翻译批评与赏析 |
36 |
2 |
3 |
考查 |
|
中国典籍英译 |
36 |
2 |
3 |
考查 |
|
翻译项目管理 |
36 |
2 |
3 |
考查 |
|
笔译工作坊 |
36 |
2 |
3 |
考查 |
|
模拟会议传译 |
36 |
2 |
3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
专业翻译实践 |
|
6 |
|
|
|
|
学位论文 |
|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