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文化-> 学生原创-> 正文

学生原创

车京鸿:坚韧而纯粹的绽放

作者:魏倩楠 发布时间:2021-11-05 浏览量:

生活曾带给她苦难,但她拥抱着阳光的温暖,不断向上,努力生长,开出了美丽的花。她是西安科技大学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车京鸿,现为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语文教师,一朵热爱生活,坚韧又纯粹的花。

车京鸿的故乡在山东烟台,一个空气优美,依山傍海的美丽城市。那里的人们朴实正直,热爱生活,重视教育。在当地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车京鸿从小认真学习,刻苦读书。儿时的生活很快乐,海螺、海星、贝壳、螃蟹,每一朵浪花,每一颗星星,爸爸和妈妈。

1998年的夏天,一场不幸降临在她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13岁的车京鸿永远地失去了她的母亲。母亲的离开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和刚进入初中的车京鸿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她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死亡是如此近在咫尺。从此,年轻背负了深沉。

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说:“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车京鸿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状况,找到生活的希望。她也曾为不如意的生活感到自卑,也曾为未可知的前路感到迷茫,但她没有放弃,像一颗种子,誓要冲破土壤,追寻明媚的阳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车京鸿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在那里,她遇见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她一直刻苦努力,坚强地学习和生活。

知道家里不容易,她可以只花五六块钱吃三顿饭。夜深人静的时候,车京鸿还在被窝里看书学习,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她都会勇敢地去向老师、同学请教。时至今日,她仍旧清晰地记得高三班主任耐心地为她讲解关于“太阳高度角”的问题;数学老师几乎每节课都提问她;同学们之间也总是互帮互助……“高中三年的时光是紧张有序,单纯且温暖的”。

在半军事化管理的高中校园学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常常让车京鸿感到身心疲惫,但同时也培养了她坚毅的品格,促使她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车京鸿明白:人不应沉浸于痛苦之中,也不应该贪图舒适安逸,要充满热情地面对每一个明天,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作品《钝感力》中说:“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那些糟糕的、绝望的、痛苦的经历也让车京鸿拥有了一种钝感力。经历过真正的绝望之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麻烦,她都可以淡然处之,不再会轻易地感到害怕,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为之绝望。她说,除了生老病死我们无法逾越,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在于我们看待困难的心态。

她正如一颗种子,扎根在烟******盐味的土壤中,为了更好地迎接明天,顽强地向上生长。

十年寒窗,车京鸿考入了西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对车京鸿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大学留给车京鸿最深的印象是自由。进入大学,便拥有了许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和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呢?

进入大学校园不久,车京鸿就作出了她的第一个选择——加入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她的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在学校举办的许多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以一位记者的眼光记录着校园的点点滴滴。担任编辑部部长之后,她逐渐了解更多的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众多的采访对象中,有一名青年学生给车京鸿留下了独特的印象。那是一名身有残疾的学生,但他的故事绝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身残志坚”。他说他毕业后想回自己的老家做一个县长,当车京鸿追问为什么不是市长或者其他的官员时,他说:“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我无法使一座城市变得更美好,一座小县城或许有可能。”“县长”这个梦想承载了一个青年儿时的苦难和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他的表情和语气中透露的冷峻或许是历经磨难后对世界的思考。这次采访引发了车京鸿的反思,个人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吗?

在记者团,她以文字记录别人的世界,同时也让自己得到成长。一方面是文字功底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记者团的经历使她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她拥有了刻进骨子里的专注,从不马虎,永远认真严谨。另一方面则让她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充满激情的运动健儿、潜心钻研学术的教授、信念单纯的国防生……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让她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车京鸿说:“大学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而记者团则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她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看生活、看自己,一个新闻的视角,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视角。”

进入大三之后,当别人开始准备考研、考证、实习,纷纷退出社团,车京鸿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加入三农学社。之所以加入这个社团,而且是在大三这么紧张的时间,车京鸿说,只是因为听说三农学社会组织支教活动,而自己恰好想做一点实事。

不久后,车京鸿如愿跟着团队一起去支教了,支教的地点是临潼康复路小学。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竟然还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这是车京鸿没有想到的。他们帮助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还对一些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帮扶,策划儿童节节目和运动会……短暂的支教经历让车京鸿第一次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人。“被人需要,人生才有价值。”车京鸿解开了自己心底的疑惑,个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哪怕一点点。

对车京鸿来说,每一天都应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才能不辜负光阴。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坚持每天早起晨读,晚上去图书馆上自习。除了参加记者团和三农学社之外,没有课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她沉醉于浩如烟海的书籍,遨游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一个个明媚的下午,寻找一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暖暖地照在身上,静静地读一本好书,只因自己喜欢,而不带任何功利或者目的,便是最惬意的时光。

乘着自强之舟,饮着知识的清泉,车京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获得“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优秀生”等多项荣誉,被评为“2006-2007年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之一,获得“2007中国大学生自强不息提名奖”。谁也不知道她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但是车京鸿从来没有骄傲过,她说:“其实每个人处在我的位置上都会做出跟我一样的决策与努力,如果我过去的成绩算是努力的结果的话。”

西安的空气是城墙和骊山的味道,向上的苗儿在这里舒展腰肢、生长,书香是她的养料。渐渐地,她抽出新叶,长出花苞,正蓄势待发,要开成一朵最绚烂的花。

多少次日夜兼程奋战,车京鸿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她回忆说,自己考研时目标不是很明确,后来调剂到了语文学科教学专业,毕业后就留在北京,成了一名教师。不过这个职业也是她从小所渴望的,假如她当初学的是其他专业,也极有可能还是会选择成为教师。

如今,车京鸿每天和穿蓝色校服的孩子们在一起,“赏花赏月赏秋香,种桃种李种春风”。他们一起走进自然,吟一首诗,做一幅精美的“树叶画”,拍几张照片,感受四季流转的“大美不言”;走进生活,制作月报、周报,把大大小小的事情记录,留作永恒的回忆;走进历史,去画出鲁迅笔下的“看客”,去扮演刘备、关羽、张飞,去代替白居易“发”一条朋友圈;走进书籍,探访实体书店,喝一杯咖啡,翻几页思想,去感受文化的熏染,书香的浸润,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灵魂的洗涤。

每年冬至,车京鸿都要送给每一个学生一张“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开始,孩子们每天写一笔字,或者画一瓣梅花,以此来记录时间的流逝。等到写完“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或者画完九朵梅花,便到了“余寒消尽暖回初”的时候。车京鸿以这种特别的方式使孩子们懂得珍惜时间,珍重生命中的人和事。

当年那个13岁的不知所措的小孩,如今也已经为人母,稚嫩的肩膀早已练就坚强勇敢的力量,像她的妈妈一样努力让家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车京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她阅读启蒙绘本、通过一些游戏来识字和学单词、学习简单的英语句子……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仍会留出一些时间来亲手为孩子做一餐美味的饭菜。每逢假期,车京鸿便制订一份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规划好自己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面对北京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车京鸿当然也曾迷茫而不知所措,也曾感到疲惫不堪,暗自落泪,也曾想过要远离这里,去过另一种生活……在犹豫徘徊中,她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明确了人生的方向。车京鸿说:“人生中各种艰难都过来了,不会再有什么能打倒我。仍然不知道选择的这条路是否正确,但仍然会正确地走下去。”

十几年前她在西安,今天在北京,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她的父亲、母亲,还有四季的流转。一定有无数个夜晚,她梦回故乡,紧紧握住妈妈的手,向她讲述现在的生活,告诉她女儿早已学会坚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如今的车京鸿,已经盛开成美丽的花朵——一朵生于崖壁之上,却依然热烈生长的花;一朵顽强又坚定,不怕风吹雨打的花;一朵散发自己的光芒,照亮后浪之未来的花!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今,车京鸿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本质,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孩子,更有一届又一届可爱的学生们,这些小树苗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对于车京鸿来说,成为一名教师,或许正是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西安科技大学读书时所悟:能帮助到更多人,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这是最美的绽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