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史学习教育>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启示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2-12 浏览次数:

2023-12-07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12期作者:黄燕芬 杨宜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在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是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在持续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起来和强起来。四十五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发展和创新的基本方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我国各个方面体制机制充分吸收当今世界各种制度文明中的进步因素,充分反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因而进一步彰显了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尊重广大群众意愿的人民性、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时代性、注重实际效果和作用的务实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有生机活力。

在四十五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面向未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而且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四十五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显著成就。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变革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政治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政治体制的完善。通过加强民主监督、改进选举制度、完善法律体系等措施,我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呈现出更加民主、法治、透明的特点。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激发了文化创新,推动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出丰硕的实践成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走向辉煌。特别是在社会文化方面,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同时,中国还加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人都要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崭新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中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具,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不仅焕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而且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这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结论,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的关键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四十五年来让生产力真正发展起来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一直在路上。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二十大修改后的党章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表述调整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将“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修改为“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就是要在学习规则和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更多地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只有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在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要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将始终保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姿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作为激发整个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无比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靠举国上下不断增强的创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够解决社会矛盾,调整社会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国家科技水平。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开放能够打通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够开拓全球视野、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水平;能够促进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毫无疑问,改革和开放都是发展的动力,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改革能够为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开放能够为改革提供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在改革和开放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所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品格。面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依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幸福生活是共同奋斗出来的,坚持人民至上还需发挥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从人民中汲取磅礴力量。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所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四十五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不断推进,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