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史学习教育>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山东: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 奋力书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优异答卷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5-26 浏览次数:

张汝金

2021年05月20日08:31 |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波澜壮阔,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山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关键性趋势性成就,不断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山东持之以恒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切实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准领会;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山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工作确立了总航标、总定位、总遵循。山东坚持把理论自觉作为政治清醒的前提,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省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召开理论研讨会、举办专题读书班与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不断提升发展标杆、工作标准和精神境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山东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思想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抓基层从严、履责从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汇聚起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磅礴伟力。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山东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引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路子来”。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发挥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示范作用,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聚焦聚力“十强”产业,着力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粗钢、焦化产能2110万吨、2800万吨,退出煤炭、电解铝产能3767万吨、321万吨;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7万余个;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省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用于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等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1%,“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2%。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投入使用,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战略性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2121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634个补短板项目开工626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好于全国0.7个百分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地位,深入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37%,优良天数比例提高14.2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7.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三位,提前1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山东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关键环节,先后组织20多次到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对标先进找差距、刀刃向内找原因,鼓励干部敢于打破思想“紧箍咒”、念好思想“解放经”,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深改委(深改组)审议通过改革文件231个,累计承接国家级改革试点259项。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5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等政策,为经济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发起流程再造攻坚、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财税金融改革攻坚、优化法治环境改革攻坚等“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重点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全面推开,率先整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高端产业融合发展、国际地方经贸合作、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八大新高地。放大用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叠加优势,发挥“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作用,推进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对外开放。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二位,实际使用外资增幅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

坚持突出山东优势和特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山东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奋力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作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山东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带动作用,奋力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龙头、动能转换的龙头、改革创新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发展质效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建黄河科创大走廊、黄河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底,山东下辖16个地级市中,11个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内地城市百强。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向海图强、经略海洋,集中打造青岛船舶、烟******工、潍坊动力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等产业集群,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40%。倾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提升乡村振兴“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打造现代版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涌现出代村、三涧溪、耿店等一大批乡村振兴样板村,全省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500个,粮食总产连续7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山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省标以下25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65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投资280亿元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60万黄河滩区群众陆续喜迁新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重点推进20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达80%左右。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项目7698个、惠及居民252.8万户。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教育支出突破1万亿元,完成2121所城镇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97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42元,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7314.6万人;居民和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左右和80%以上,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9437万人。切实推进文化惠民,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成数量和上等级率均居全国前列,推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双提升”。扎实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村、社区级网格化覆盖率达99.48%。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包信访积案,确保10年以上积案全部“清零”、5年以上化解50%以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开启新征程、阔步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将继续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继续深化实施“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奋楫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山东贡献。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