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理论学习> 正文 理论学习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

2024-05-21来源:新华日报作者:余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高举思想之旗、铸牢精神之魂,就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上持续用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久久为功,奋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凝聚起同心同德、勇毅笃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要“心里有经”,提升“看家本领”,让有信仰的人传播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党的创新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学深悟透“真经”、掌握真谛,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的根本前提。筑牢信仰根基。坚持从重大政治责任的高度强化学习自觉,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世界观、方法论,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思想、理论、情感认同;从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向革命先辈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任何情况下志不改、道不变,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越是艰险越向前。学出忠诚担当。坚持自觉主动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笃信笃行学,在把握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学思用贯通上下功夫,不断在思想上有新升华、政治上有新领悟、学理上有新体悟。特别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发展摆进去、把百姓生活摆进去,找准认知上的不足、能力上的短板和实践上的差距,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悟透真理精髓。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立场、鲜明旗帜,在高歌猛进时保持清醒、乱云飞渡时坚定从容、千磨万击时愈加坚劲,更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廓清思想迷雾、坚定奋勇前进方向。

二要行有示范,突出“关键少数”,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就能形成“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并以“头雁效应”激发“雁阵活力”。先行一步“带头学”。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排头兵”作用,做到组织学习“第一时间”、谋划工作“第一步骤”、落实任务“第一要求”、督查考核“第一内容”的“学习对标”。深入一线“带头讲”。领导干部切实理清党的创新理论“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带头上讲台、走基层,迈出步子、亮开嗓子,既做实干家,也做宣讲者,架起党的创新理论通往人民群众的桥梁,有力动员群众、激励群众,凝聚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知行合一“带头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发奋工作的动力源泉和生动实践,把理论学习、基层宣讲和深入调研结合起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三要脚下有土,感悟群众冷暖,把党的创新理论传到人民群众心坎里。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越是数字技术发达、观念多样多元,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以将心比心来换取真心真情。时间上常态化。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而不能想起来就走一走,忙起来就放一边。只有长年不断线,才能沟通零距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最有需求的理论。空间上无盲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屏对屏和面对面相交融,交通便捷的地方要去、地处偏僻的地方更要触达,全面打通理论传播宣讲“最后一公里”。群体上全覆盖。坚持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带着问题或课题,到矛盾多、困难大、发展欠发达的地方去,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紧密结合群众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心关注,在推己及人中找准同频、深挖共情,促进情感共振、实现思想共鸣。

四要目中有人,遵循“有的放矢”,满足不同群体差异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理论需求。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理论要走近群众,让群众掌握,需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在不断深入实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中,提升理论工作的精准度和质量水平。在内容上,既通盘整体安排,又分门别类进行,按专题、分领域展开,把准基调,把握分寸,不搞机械嫁接、“拼盘式”组合,不搞“一勺烩”“一锅煮”。要积极把社会“矛盾点”、民生“关注点”转化为内容“着眼点”,实现针对性供给。在对象上,搞清受众的基本构成,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精准画像”“量体裁衣”,把受众对象划分为机关党员干部、农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等,针对不同群体,分众定策、有的放矢、精准送达。在时机上,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适时推出相关主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为什么人定什么调”。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突出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突出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使命、爱党爱国的重要论述;在新农村建设上,突出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重要论述。

五要言之有情,体现大众风格,推动思想甘露滋润群众心田。理论的最高境界是“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让人“听得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挥好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迭代升级发展优势,多在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宣传上下功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理论传播矩阵。让人“听得进”。创新话语表达、语言转化,运用地方戏剧、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运用“故事化讲述、对话式宣讲、综艺化表达”的融媒手法,制作推出系列微视频、音频等适合网络传播的特色产品,做到既严谨又生动、既准确又鲜活。让人“听得懂”。按照“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要求,组织“大专家讲小故事”“大手笔写小文章”,多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多用以事说理、依案释理、举例明理的方法,以通俗雅致的话语、生动鲜活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彻底的理论阐释彻底,鲜活的思想阐述鲜活,把“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

六要用之有效,达到学以致用,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奋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必须落到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推进成果转化。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把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宣传的过程变成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的过程,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的过程,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百姓参与。引导基层群众登上讲台讲自己的事、讲身边事,以群众的视角观察发展进步,以鲜活的语言解读惠民政策,让基层群众从理论宣讲的听众变成理论学习的主角,找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点与视角,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产生活的生动实践。凝聚强大力量。密切跟踪社情舆情动态,加强政策解读,做好析事明理、释疑解惑、激浊扬清、成风化人的工作,有针对性辨是非、晓利害、指方向,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七要“阵中有兵”,强化队伍建设,形成讲好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合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要充分聚合激活各类理论人才资源,优化理论队伍结构,夯实理论人才支撑。建强专家库。抽调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组建理论专家库。加强对各类理论专家的传播宣讲培训,经常开展示范宣讲和互动交流,把领导干部熟悉政策、了解基层的优势和理论工作者掌握理论、擅长讲授的优势集成起来。理论专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培优志愿者。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主体作用,从道德模范、教师医生、致富能手、创业青年、五老人员、工匠艺人等不同职业和群体中遴选理论传播者和宣讲志愿者。加强组织、培训、指导和监督,真正做到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中推进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用好轻骑兵。各类艺术化宣讲、草根名嘴宣讲作为理论宣讲轻骑兵,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广受基层群众欢迎。培育打造接地气的艺术化的理论传播宣讲团队,以本地特色民风民俗为依托,编排各类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讲好新时代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Baidu
map